星期六, 6月 18, 2005

要放下先得拿起

常常看到有人為了事情在煩惱,但是又沒有真正「面對」它,煩惱當然一直都會在,想起了聖嚴法師的四它:「面對它、接受它、處理它、放下它。」真是適用於處理煩惱呀!沒有面對它,也就根本沒有拿起,也就根本沒有開始,怎麼可能放下。道理都是那麼簡單嗎?

星期三, 6月 15, 2005

知足知不足

當你「擁有」需要「惜福」,當你「沒有」需要「知足」。都在講「不貪」。

不管我們是擁有或是失去什麼都可以是幸福的,因此幸福不在於我們擁有什麼或是沒有什麼,而是珍惜時時刻刻所有的自己的一切狀態(包含有與無,好與壞)。

物質上該知足,精神上不該知足,而是「知不足」。我說「知足常樂」是給尚未覺醒的人,免的他們迷失方向。對於覺醒的人,由於知道自我的不足,還有很多學習的地方,正隨時充滿著喜樂體驗著人生。

星期四, 5月 05, 2005

根本不對

就我的了解,這"根本不對"句話意思是"完全不對",這樣解釋的話,根本這兩個字是當作副詞用,根本不是名詞嗎,頗為驚訝!
平常我們用字是從過去別人或是自己的學習而來,如果將根本當名詞解釋,反而更清楚的說明為何Totally wrong了(這是結果),這樣的發現,說真的,大家一定覺得沒什麼了不起,什麼!你還是不懂,因為沒有找到問題的原因或是方法錯誤(這是原因),自然沒 有辦法解決問題,不是嗎?下次講"根本不對"時,要記得有這一層的意義。

星期三, 5月 04, 2005

讀後感:懂得什麼時候不要說話,是一種智慧

朋友寄了一篇相當有意思的文章--懂得什麼時候不要說話,是一種智慧;相信很多人都看過,是有道理存在,但是總覺得還不夠。

傾聽確實是很重要的一件事,不只是發生大事情的時候而已,隨時都必須要做到這件事,作到傾聽(認真)是尊重對方也是誠實的面對自己去接受這個事實,不是親 人或是朋友有難時才要如此,即使是面對陌生人或是小事情都要如此。作者特別舉例來說明,但是都是較為嚴重的情況,並且發生在親人身上,可能是人在切身遭遇 挫折越不能清楚的看清楚事情的真相,如果是陌生人反而可能原諒他了。
第一個例子說親人遭遇經濟上的危機,別落井下石,應該默默的陪他度過,犯錯者本身必然從失敗中得到教訓,不必再送給他一頓鞭子;分析這個例子可猜測,犯錯 者是個情緒不容易恢復的人,或者有點悲觀,沒有信心,否則他會認真的接受外在的批評(惡意的批評,根本不用在意),不過人非聖賢,要對外在批評免疫本來就 是很難的,尤其這批評是來自最親的家人或是朋友,在考量犯錯者的智慧情況下,就會有不同的做法。第二個例子,犯錯者是小孩,他們對於情緒的控制更是難以掌 控,自然做法就會是更需要考量小孩的心態,如果處理不當,小孩是否會情緒失控,蒙上陰影,還是得寸進尺呢?還是錯失了學習的機會,不過我們應該注意第二個 例子比較是在強調自己情緒的處理,而小孩是受害者的情況。
由上可知,正確的處理情緒是每個人,不是只有犯錯者或是其家人而已,不要去責難他人本就是基本的道理,不是嗎?但是當自己家人或是朋友遇到時,卻不容易作到。
自己有一個例子是當自己打破或是弄翻東西時,過去常會懊悔或是抱怨自己,其實也是一樣的狀況,只是這時是面對自己而已。
應該從家人做起,關心自己的家人,根本不去想不要責難,而是想著關心,自然從家庭教育做起,變成生活的態度,對於任何人自然會是如此。
因此覺得懂得什麼時候不要說話,還不如懂得關心或是外國人最愛說的愛。這樣更積極,作用更大。
懂得什麼時候不要說話,也許有用,只是很擔心,犯錯者會不會真的得到教訓。如果他是聰明人,也許會,如果不是,那就糟糕了。

星期二, 5月 03, 2005

心不隨境轉

閱讀康博士的文章後,也將自己的想法寫出來。

這是在講一個方法,一個看待所有大自然事務的方式,是說別讓心受影響,要透過心來清楚的看清楚外在行為與內在感覺的變化與影響,實實在在的了解"境"對於我們的影響,自然而能夠清楚的了解應對之方式,故能夠不生煩惱,可以離苦得樂。
能夠看清楚自然的運行法則,自然能夠找出當下最好的一個做法。就好像站在第三者來看自己一般,就好像"境"對我的影響是在我的控制之下一般,既可觀測又可 控制,是個穩定的系統﹔像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,又像是我"心"是透明的,境與他互不相干,仍是清淨的,不受污染。並不是要逃避境的影響,而是真切的去感受 它,理解它,才能夠控制它。

PS: 康博士的文章
http://xinism.com/html/modules/newbbtrd/viewtopic.php?topic_id=98&forumtrd=3

星期日, 5月 01, 2005

為何佛經文字難以理解?

讀任何的文章是為了了解其內容,如果因為看不懂就放棄了,那就永遠不懂了;既然目的是為了了解內容,那麼就不應拘泥在該文章難以理解,應該找出方法來理解,畢竟已經有很多的人提出自己的解釋,那就多看幾本直到找到自己能夠理解的書來。

星期一, 3月 14, 2005

用心

對於任何事情,不只是要誠實的面對自己的感覺,還要了解自己的感受,把握每天每刻練習的機會(把握當下,如同我寫這篇文章也是在練習),時時用心(學而不思則罔);但是由於所知的知識有限,還需要再學習更多的知識,否則會有錯誤的判斷與危險(思而不學則殆);最後再將心得應用於生活中.從學習-->思考-->執行循環持續改善.
但是思考來思考去,最後發覺都還是以前先賢所講過的道理而已(我認為先賢的道理只是知識, 非智慧),我自己所體驗到的道理與先賢的有何不同?差別在於這道理會是我的,而不是先賢的.重點是在自己有沒有要,千萬別只是想而已.小小想法與大家分享.
(於心學論壇)

星期五, 2月 25, 2005

休息不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

有人說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,這句話聽起來有規勸人要注意休息的意思,但是如果休息是為了走路,卻也在人心中加入了沉重的負擔,那麼長遠的路的負擔就會壓的自己心神不寧了,哪能夠好好休息。休息就好好休息,為什麼還要去想那麼多呢?原本只是勸人要適時停下腳步,為什麼要去胡思亂想呢?想法單純是不是也是好事一樁呢?短短一句話有這麼多可以想,不是也是好事一樁嗎?
從邏輯的角度思考,走路中途人們需要休息才能走更長遠的路,這是沒有錯的﹔也就是這句話省略了我們或是人們,應該改寫成人們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。如果這樣寫就沒有問題了,但是從文學上來看就沒有那麼有力量。而休息本身是為了恢復體力而已;休息本身並沒有任何目的,應該是人們有目的才對。 2005/2/25
2003/6/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