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五, 10月 01, 1999

生命中的助手?真有嗎?

於1999 9/4日聯合報中看見芊芊所寫生命中的助手一文,他寫到迫切尋找生命中的助手一文,他由左手受傷談起,發現其實右手雖然很重要,然而沒有左手仍然不便利,作者把右手稱為主角,左手為配角助手,把自己稱為主角,他人稱為助手,然而,此種自私的說法,不可取也﹔我覺得任何的生命,並不是為了任何人事物而存在的,請以感恩的心來思考這個問題,也許您會有另一類的醒悟。
任何人絕不是他人的助手,左手右手本來各自獨立,無分誰為主誰為副,會有主副之分,無非人的主觀因素使然,人以為較重要者為主角,而較不重要者為副手,若以此來分別,則人人稱自己為主角,誰是副手呢,作者說主角若少了配角的陪襯,怎麼樣也無法璀璨、發光,那麼配角是很重要的了,到底是配角還是主角重要呢,在這社會中充斥著如此的誤謬,希望他人是自己的助手,想一想,您是他人的助手嗎?施比受更有福吧?您若要尋找貴人,首先先將自己化為他人的貴人吧。
感言
若一切以自我為主,自己永遠沒有滿足的一天
若一切以他人為主,他人永遠沒有滿足的一天
而人生在世上也不是為了任何人的滿足啊
原來,根本沒有什麼一個中心,萬物對大自然而言皆地位平等或是根本無平等可言,然而萬物對萬物而言,卻是永遠也不可能也不必要以平等對待。
1999/10/1

星期日, 8月 29, 1999

心是根本

用心,是常常被掛在嘴邊的一句話,然而他到底是什麼意義呢?是專心且仔細的去做事情嗎?但是自從看了心經與六祖禪經後,才猛然知了用心之真意,原來人被外緣所影響,所見,所聞,所嗅,所食,所觸,所想,全是受虛晃的感覺所影響,原本的心是清淨的。
衍生的意義,應該是說人們以不了解的感覺為主來行事,心即是被蒙蔽的,所成的事情,必是不能如人心意,必須要由心向外來看事務,因而感覺必也是正確的,結果必然也是令人滿意的;換言之,做事要從事情的根本、本質、癥結上著手。
中國歷史悠久,經由時間的推演,教師的教誨與社會的傳播,用心的意義,漸漸的不為人所了解,所替代的是另一層次的意義,而到底,現在的文字,語言(甚至行為舉止,思考等等)有多少是表面上的意義,甚至已經全然扭曲了的,到底有多少?應是值得好好研究的課題。
1999 8/29

隨時隨地的感知,心,根本與緣由,
了解外在行為之源頭,作為自我反省的基石。

隨時隨地用心於週遭任何事,
讓心永遠是在百分之百的使用率,
智慧自然會湧現

改變
我們的改變或感受是來自別人嗎?明明是我們自己的感受,卻又要說是別人所造成,就如同鑽石的珍貴在於他的稀少,但是你覺得它是否珍貴卻與鑽石一點關係也沒有,因為你也可以覺得它不珍貴,既然決定權在你,當然就與鑽石一點也沒有關係了。
我們的感受來自我們自己心中,別人的作為若有其不合理的地方,可能會令人生氣,
我們可以改變別人的想法嗎?

2007/4/22

從正反兩面比較
從正面與反面同時來看,竟然可以看清楚事物本來關係!
所有說沒有貴人這回事,或者說到處是貴人。
所以說到處是機會!問題在我們自己心中,答案也在我們自己心中。
所以說處處用心皆學問!
但是說的容易,如何做呢?
2007/4/22

不用心用的是什麼?
用的是感覺?我的感覺是那麼的真實,我是否了解自己的感覺?

舉個例子:對一個喜歡吃水果的人,問說水果好吃嗎?他一定跟你說好吃,但是討厭吃水果的人卻會說不好吃,他們的感覺都沒有錯,這樣利用對比得知:水果並沒有好吃或是不好吃的性質存在,套用到人世間的所有東西,都是如此!

音樂沒有好聽或是不好聽的性質,那是因為我們的感覺所導致﹔我們習慣將外在的感覺轉變為我就是這樣,因而導致認為我就是如此,如果這感覺是音樂那到還好,如果是壞習慣,那就永遠改不了!這就是畫地自限!可見習性的危害之深。

但我還是不了解何謂用心,但是至少知道何謂不用心!

即使這樣,對有智慧的人也許認為有錯,但是對現階段的我也沒有關係,因為我不再畫地自限,會持續改善。

2007/4/22